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春假

春假

评分:
6.0 还行

分类:电影 美国 2012

简介: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春假谁的梦境分集剧情

 春假这个片子是一部很奇特的影片,他算是当下米国年轻人中的话题电影。这片子包含了各种被夸张了的米国青年文化的元素,想必对于热衷于这一切的人来说一定是一部很“酷”的电影。与此同时,对于爱上豆瓣爱看文艺片的部分中国观众来说,这个电影既艳俗,剧情又无脑,无非一个加长版mv,简直就和美国人的形象一样蠢。其实我一开始看到这个电影的剧情简介,也对这个电影提不起任何兴趣。作为80前半的人,我这代中国人毕竟还是在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中长大的,对于西方资产阶级的纸醉金迷以及青年人的堕落生活,从本能上有一种反感情绪。正因为如此,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学校里的老师会反复推荐大家去看这个电影,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题材会入围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打个比方,《美国派》会去角逐艺术电影节大奖么?不过疑问归疑问,在某一门课的要求下,我还是看了这部电影。因为课程要求必须对其进行讨论,所以我不得不放下文艺青年装逼的心态,去试图认真对待这部充斥着奶子和毒品的青年性爱犯罪冒险剧。那么这个电影到底是不是一部青春性爱犯罪冒险剧呢?毫无疑问是的。因为这个故事非常典型:不甘平凡的大学女生追求刺激的生活,一步步堕落,最后深陷犯罪,毒品和乱交的深渊不能自拔。这样一个cliche的故事,任何一个对写剧本感兴趣的美国高中生都创作得出来。(但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本片的导演可是实验电影领域的明星级人物。)至于mv式的拍摄风格,不停地慢镜头回放和闪回,满眼白花花晃动的咪咪,疯狂的性交和性冒险,滥用毒品等等,则充斥于全片的每一分钟,就算是热衷于这类影片的人大概也会觉得这些青年文化的元素在这部电影中的使用得太“过”了。慢着,太“过”了?——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强烈的贯穿于整部影片的违和感,导致这部电影似乎和其他的青春性爱犯罪冒险剧不太一样。所有的这一切夸张放纵的情节,似乎都是基于米国人对于“春假”的约定俗成的臆想,而非出于对此现象的就事论事讨论。这就好比米国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必须承担起一个“帝国主义”的形象一样,无论真实的米国是怎么样的,必须先接受其为“帝国主义”的这一个前提,我们才愿意深入讨论关于米国的其他的问题。同样这个“春假”的“传说”在米国青年文化中也承担了这样一个角色——也就是说,最典型的米国式春假必定是这样过的,但是其实大家谁都没有亲身体验过——而重要的是,某个朋友的朋友“确实”这样渡过了一个放纵的春假。所以这个传说永远是成立的。当然不光是这部电影对这些青年文化的元素进行了夸张处理,所有的青春性爱喜剧都这样。那么到底这种与众不同的违和感是发自何处呢?重点在于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甚至都没有试图让观众们相信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意图。反之如果导演想要说服观众,那么就必须安排一些让普通人充满代入感的角色——通常在青年冒险影片中这种角色会是各种荒唐的屌丝或者一事无成的卢瑟,他们是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化身。但是这片子并不是这样的。四位女主角除了有交代那位名为faith的女孩的宗教信仰之外,其他所有人的背景都是一片空白,而且甚至终其全片,也无法找到任何可以将观者与角色联系起来的心理或者肖像式描写。这若非导演连最简单的叙事基本功都没有,就一定是他的主动策略:导演刻意要将观众排除在故事外面,他连说服你去代入的兴趣都没有。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整部影片瞬间豁然开朗成为了另外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那些将人拽出故事之外的闪回,慢镜还有乳房,突然间从莫名其妙的业余等级的失误变成了一种特定的手法。导演就是要你出戏。事实上,就算你试图待在叙事的剧情主线上也得不到任何回报。难道看完了那个假到莫名其妙的枪战结尾你就可以满足地宣称自己看懂了整个故事并且有爽到?显然不是这样的。其实有很多线索都可以看出导演破坏这个故事的努力,反反复复重复的画外音,错乱的时空关系,无必要的肉体和性爱特写,莫名其妙的台词和额外的与主线无关的剧情,这些都不是粗糙的炫技,而是对整个电影叙事节奏的蓄意破坏,让人无法严肃对待这个故事。以至于整个故事本身令人发指的脑残程度和嘻哈mv的拍摄风格,也不外乎是为此目的服务。那么,如果导演在这里并不是要认真的讲一个故事,他到底是要做什么?很难有人可以代替导演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就我而言,这样一个荒诞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更近似于一种臆想,一种潜意识行为,一种梦境。这种梦境的属性在贯穿全片的性爱派对的闪回和无意义的旁白当中不停地得到渲染。在最后超现实的枪战中达到高潮。但是很难简单地判断这个梦到底是美梦,春梦或者是噩梦,抑或三者都是。重要的是这个梦是一个无法醒来的陷阱。男主角alien喃喃自语般的旁白一次一次地重复着“永远的春假”这个暗示,这是自我催眠,这是象征。就好像twilightzone里一个接一个的灵异故事,就好像永远无法度过的土拨鼠日,就好像西绪弗斯的巨石,你唯有继续,但永远无法从中抽身。于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是谁的梦?这是美少女们的春梦么?是,当她们带着粉红色独角兽的面罩起舞的时候,这毫无疑为是她们的梦。这个梦是不是也属于alien?他在家里向女孩们展示他所拥有的衣服,床,香水和枪支时,这个梦当然也属于他。那么是否这个梦也属于每一个渴望用春假解脱自我的米国大学生?必须承认,反复出现的性爱派对无疑是每一个荷尔蒙过盛的男女的终极YY。但是这个梦似乎比以上这些所包含的更多。会不会这个梦就是那个所谓的美国梦?那个充满了冒险,成功,财富,也充满了枪支,毒品,滥交的美国梦?那个美国梦里不是要求年轻人与众不同么忠于自我么?美国梦到底又是什么?他是美梦还是噩梦?人们是不是也无法从这个梦里醒来?在这一点上,我想引入另一部影片作为参照。摄影大师williamegglestone曾经在70年代的时候花了几年时间拍摄过一部纪录自己周围人生活的纪录片,全片直到2005年才最终剪辑完成并公映。名为“strandedincanton”。在这个几近于家庭录像的影片中,从头到尾弥漫着一股醉酒的气息。各怀理想的人被困在这个孟斐斯附近名叫canton的小镇上,无所事事,整夜地酗酒,放纵,吼叫,行无意义的事,说无意义的话,漫无目的地对天花板射击。全片俨然就是一个无法觉醒的噩梦,人们知道自己被地理所困,却不知其实为精神围城。影片最后的字幕里叙述片中人的现状,绝大部分人都就这样去世了,一生都没有逃离这座精神的囚城。这样的一部影片是我所见过的对美国核心文化和梦想的最严酷的批评之一。当我这次看完这部《春假》之后,我突然便意识到,这两部电影中的梦境其实是同一个梦境。就算相隔了几十年,相同的梦境还是将同样地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的人囚禁着。有趣的是,就在今天,我正好看一个本片导演的采访,他承认这部"strandedincanton"是他另一部实验电影的主要参考。所以我本能地将《春假》与之联系起来,大概也不是巧合吧。最后顺便回应一下开始时说到中国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隔阂,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西方的一切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奇观,所以我们在观看此片的时候,往往会被其奇观的表征所围困,将其简单地归类进单纯的青春性爱冒险电影。但是一旦我们真的有机会全面理解西方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传奇”和奇观都会常态化,我进而才能拥有进入另一个层面思考的钥匙,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线索和不和谐音才会显露出来。最后我们也许会发现他们所面对的困境,也会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抑或,我们已经置身其中却不自觉而已。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DanDingTu.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